课题研究

首页>福田小学>教研加油站>课题研究课题研究

《快乐小Farmer》课题结题报告

2018.05.28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小学阶段生命科学的教学内容有其独特的意义,通过种植活动可以让孩子在劳动的同时,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激扬生命,做好生命科学的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植物是人类相依为伴的朋友,它们也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欲望。

新《课程标准》提倡“过程的科学”,让学生学习观察、推论和实验,而探究除了“科学的过程”外,还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论证和批判性思维时能将过程和科学知识相结合,以发展对科学的理解。

语文学科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才能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信息学科重点帮助学生记录种植过程中的点滴,利用博客实时与学生、家长分享交流。

同时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

1.动手能力,体验植物生长、感受生命的成长过程;

2.观察能力,养成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习惯;

3.学习能力,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亲子关系:可以通过与家长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和家长一起种植等。

5.团队精神:通过同学间,小组间相互的交流和合作。

6.表达能力:通过记录,总结种子从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

通过种植活动让孩子们在与环境的对话、互动中,探索植物生长的秘密,了解大自然的规律,从而认识生命的可贵,更让孩子领悟到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重要性。孩子们亲身经历,感受农民伯伯种植的艰辛,体会收获的喜悦,让其在获得有益经验的同时也感受了自然界的奇妙和劳动的快乐。

二、课题研究的问题

如何指导学生通过种植、观察、记录等一系列的跨学科活动,促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课题研究采取的方法

日志法、观察法、实验法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三(1)班和四(3)班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

1)指导教师制定活动实施方案,申请活动场地。 

2)确定实验班级,明确目标和任务,进行分组,划分实验场地

3)指导学生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确定种植的种类 

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及资料,向有经验的家长家长了解种植的技术和方法,了解组织学生开展种植的可行性,以及小朋友对种植的兴趣等,选定此项活动作为我校的课题研究内容,建立了以王燕芳为课题主持人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万文龙、李佳丽、杨玉梅、林欢纯等老师的组成核心研究成员,准备开展研究。课题原来的设想是在新教学楼六楼楼顶开展种植,由于和学校规划相冲突,所以改成家庭种植与学校楼顶种植相结合的形式。

(二)、准备阶段

1)指导学生了解种植的基本方法。

2)组织学生查阅植物种植的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种植准备。

君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让植物种植的好,就要学习必要的种植技术。所以在种植之前,王燕芳和万文龙老师负责指导学生了解植物种植的最基本方法,让孩子们上网查找相关植物的种植条件、种植所需材料及工具、生长环境、栽培技术等等。

(三)、实施阶段:种植、维护植物,并撰写观察日记,每周一篇,图文并茂。

有劳动就有收获,种植园的植物在孩子们一天天的精心护理下茁壮成长,继而成熟,孩子们带着丰收的喜悦收获自己劳动的果实,当一根根黄瓜和辣椒,一颗颗红彤彤的西红柿成为了家中美食,在妈妈的巧手下成为一盆盆可口的菜肴时,孩子们是多么开心,他们一起品尝果实,一起体验成功,一起分享快乐。他们不但体验到了播种、栽培、收获的整个过程,孩子们在这里了解了植物与人类生活、自然环境关系,培养对自然的积极态度,学习简单的种植技能,学会了观察记录,进而体会劳动的艰辛,感悟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并由此产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等一些积极情感,体验了种植的奇妙,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四)、资料收集,评比阶段

1)植物种植评比 

2)观察日记评比 

3)收集活动资料,撰写活动总结并上报优秀小论文、观察日记。

4)互相评比和观赏,并把活动记录及种植活动的相关照片资料存档。 

(五)、成果展示阶段

学生在班会课上展示自己的种植的观察日记、照片、视频汇集。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1、孩子的收获

孩子们在亲近自然,融入自然,感受绿色带来的生命的意义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欣赏、了解它们的机会,孩子们能认识到在植物各个生长阶段的变化,从而也给了孩子们更多爱护这些植物机会。人都是在自然中成长起来的,关爱身边的一草一木为自己的人生画上绚丽的一笔。在认真教育孩子们深刻体会种子从发芽到生长,最后开花结果的不易之处时,也要孩子们认识劳动的艰辛,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懂得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所得。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和实践,从园内到园外,从教师到家长,从个体到群体,让孩子从感性角度上理解和体味了绿色的真正含义,让他们的童年更加绚丽多姿。共收到107篇种植计划,633篇观察日记,933张照片。

2、老师的收获

作为教师,组织孩子们开展绿色种植活动,鼓励他们积极种植活动,获得更多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怎样引导孩子进行观察记录,怎样调动孩子参与种植的积极性,怎样与家长合作,老师的更多收获是与孩子共同管理种植园地,其中也发生了很多的趣事。

通过课题这个平台,增强了教师与孩子们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增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课题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七、研究课题的反思及今后的设想

《快乐小Farmer》课题以家庭种植和学校种植相结合,充分调动孩子们和家长们的积极性。家长们在QQ群经常进行种植交流和种植指导,形成了良好的家校互动氛围。用云盘进行资料保存,解决了空间和时间问题,孩子们可以通过点击其他学生的文件夹,从而了解其他植物生长的样子和过程。学生从中获得了许多种植的知识,体验到种植的快乐。但是学校要对楼顶进行规划后才能使用,受到种植的面积所限,所以参与的班级少,而且只能让学生在家用花盆种植,学校只能用一些小盆种植,所以效果也不太理想。如果能像绿源项目一样在一楼开辟大块地进行种植,既方便孩子们观察,又可以拓展农作物生长的空间,使农作物长得更健壮。其次有很多孩子在家种植的植物因为虫害、鼠患和暴雨原因生长途中死亡,从而需要孩子再种植,导致了有些孩子无法体验到丰收的喜悦。课题今后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首先要请有经验的种植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其次开辟大面积的,以班级为单位的种植基地,再次班主任和各科老师联合进行教学。

《快乐小Farmer》不仅让孩子们认识各种蔬菜瓜果的名称、用途和进行初步的种植活动,更主要的是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在劳动中锻炼,在劳动中培养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培养孩子从小热爱大自然和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教师与孩子保护环境的绿色理念,增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同时更好地发展了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孩子尽情地与大自然同呼吸,让我们共同奏响绿色种植的和谐乐章。

 

 

 

 

福田小学《快乐小Farmer》课题组

201671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