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科组

首页>福田小学>教研加油站>学科空间>数学科组数学科组

学困生转化个案分析

2018.06.04  

福田小学  陈雯 

一、学困生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李某某 

性别:男 

年龄:6 

年级:一年级 

二、学习现状及表现 

李某某性格比较内向,有一定的思想负担,不敢与老师有眼神的交流,听不懂老师上课发出的指令,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不作答;作业要求搞不清楚,不做作业或全部做错;上课经常沉默发呆。很少与同学一起玩耍,课间大部份时间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数学基础知识差,对于10以内数的一些基础知识都不会,如:不会数数、不明白第几个等;理解能力差,老师上新课时,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细致地讲解,但他接受起来很困难。记忆力、想象力发挥不是很好,表现在学习的时候,今天讲了,明天又忘了,不能主动去探索和研究问题。书写差,不会握笔,写字慢。有自卑心理。 

三、原因分析 

李某某在学前阶段,没有上幼儿园,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学前教育,造成他在以上学习方面的不足,对待学习很没有信心,产生自卑心理。家长文化成度不高,没有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父亲忙于生意,没时间教育孩子,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基本由母亲负责。由于父母双方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父亲认为学习无用,可学可不学,母亲认为孩子要学好,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当孩子面发生冲突是常有的事。也因此,李某某开始对学习有些无所谓,甚至开始厌学。 

四、采取的措施及辅导过程 

小学生亲密交往的对象主要有老师、同学和家长,我觉得转化学困生,可以从帮助他建立与这三者之间的良好关系中入手,从面到转化的目的。 

1、建立师生情谊,让孩子学习有安全感 

当学生喜欢某一位老师时,他就会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当孩子学习上有困难了,能够得到老师的帮助,他就有了学习的安全感,才能有学习的勇气。在教学生活中,我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聊天,告诉他老师愿意和他交朋友,以后有困难都可以找老师帮忙。课堂上,我经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答错了对他微笑着说“没关系,你有通报回答问题,老师佩服你!”,鼓励他大胆表达自己;课后,把当天学习的内容对他进行个别辅导,并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他能做对做好的作业,让他体验学习的成功。课堂常规做不好的,我宽容对待,从不批评他,并且悄悄地跟他再说一遍,让他知道课上我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怎么做,培养他的良好学习习惯。 

2、和谐同伴关系,让孩子树立自信。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即社会人。孩子的社会化大部分是在集体中形成的。只有集体真正开始接纳他、关心他、帮助他,才能更快地消除其自卑心理,走出封闭的自我。数学课上,我会拉他与同学一起参与表演数不情境,尝到了和同学在一起的乐趣。我和班长等几位同学暗地里商量好,课间活动、体育活动等活动都主动拉他参加,他学习上遇到困难也要主动去帮助他。 

3、和谐亲子关系,共同促进孩子发展 

在教育该生的同时,我还常与他的家长联系,跟他们聊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聊学习的重要性,转变孩子父亲的教育。委婉地向他们建议,希望与他们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并把一些成功地教育方法让家长参考。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和教师是真正的关心他,教育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四、转化效果及反思 

在家校密切配合下,经多方面努力,一年下来,李某某的数学成绩提高了,由原来的三四十分,上升到七、八十分。由于自己的进步,他性格开朗了许多,脸上经常挂着笑容,得到了集体帮助,他的学习更自信了。他能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还能主动跟老师寻求老师的帮助,还敢跟老师唠唠家常呢。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困生多一些爱,让爱洋溢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亲子之间,最终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