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案例

首页>福田小学>教研加油站>精彩案例精彩案例

报 灯 名 走近戏曲(一)观赏京剧,学习念白

2018.05.28   原创
                                                     报 灯 名

走近戏曲(一)观赏京剧,学习念白

花城版三年级下册

执教:福田小学 王敏

编写意图

在当前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冲击下,国粹京剧的保护与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由于京剧的专业性和特殊表演性给普通音乐老师带来很大的上课难度,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很容易被忽视。本着弘扬民族文化,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使命负责任的原则,我决定挑战一下本课!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能力,本课安排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京剧丑角的念白《报灯名》,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京剧念白的特点中,结合奥尔夫教学法,通过听、看、念、演的活动更进一步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激起了解和学习京剧的兴趣。

【教材分析】

京剧是融唱、念、做、打于一体的戏剧表演艺术,通过手、眼、身、法、步的综合运用,借助情境展示历史、政治、社会及日常生活,表达传统中国社会的戏剧美学理念,并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形象的重要传播媒介和被国人广泛认同的国家文化符号。

丑角是中国戏剧的一种程序化的角色行当,扮演插科打诨等比较滑稽的角色,一般不重唱,以念白和做工为主,念白和其他角色也不同,一般用普通口语。

念白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以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在戏曲中常与唱腔部分互相衔接、陪衬、对比,形成戏曲中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体现人物思想的一种手法。念白属于艺术手段和表现方法,它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以行当为基础,配合表情、身段同时并举,为传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征服务的。

《报灯名》是京剧《打龙袍》第二场中,包拯请皇帝赏灯时,灯官报灯名的一段“数板”念白。灯官由丑角(小花脸)扮演,在剧中起插科打诨的作用,藉以调节气氛。

本课目标

1.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京剧的兴趣。

2.初步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重点认识丑角。

3.在听、看、念、练、演的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在听、看、念、练、演的活动中感受京剧念白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图文,音、视频)、小丑道具(痱子粉)、奥尔夫小打击乐器若干(牛铃、铃鼓、实木杯垫)。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欢迎同学们来到走近戏曲课堂。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领略一下我国的国粹艺术的风采和魅力!

二、新授(PPT:图文,音、视频)

1、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PPT 图片)

2、听音频:丑角念白数板《报灯名》

3、讲解丑角、念白、数板的概念(PPT 图片)

4、看剪纸动画视频《报灯名》,重点关注念白是如何介于“说”和“唱”之间的?

5、看词、听音频、学念白。讲解声音在高位置上才能让念白具有“唱”的特点

6、再听音频,学习二次锣鼓过门的节奏,加上打击乐器(用奥尔夫乐器代替,如:牛铃代替锣、铃鼓代替小勾锣、响棒或实木茶杯垫代替简板)

7、看词(PPT图片)、加上打击乐、完整念一遍

8、欣赏中国戏曲学院艺术家的完整示范视频。

9、身段模仿:观看丑角艺术家视频分解;提问:艺术家的扮相有什么奇特之处?

10. 为什么丑角的鼻子上都要涂上白色?讲述白鼻子的来历——唐明皇的故事(PPT图片)

11. 跟着老师一起模仿身段表演;

12. 跟着艺术家示范视频一起表演(视频):

13. 提高难度:跟着艺术家示范视频(只看视频,关掉声音)自由分组表演:念白、身段、 打击乐。

三、小结:

我的百宝囊PPT 图片)

四、拓展:

1、技能拓展:用口琴视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西皮流水——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2、欣赏丑角表演视频《十五贯》娄阿鼠角色;

五、结语: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但老师希望今天给大家心里种下的这颗传承民族国粹艺术的种籽,将来有一天会在你们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老师期盼着有一天能从你们当中走出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和真正会欣赏戏曲艺术票友!你们有信心吗?

【教学反思】

之所以知难而进选择了这样一节难度系数高的课,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1、如今学习多元文化的概念有点泛滥,中国人太注重外国的节日、装扮、物质享受等,而忽视了对中国本民族传统国粹的传承与发展。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深感心痛!觉得有责任有义务从自己开始一点一滴的去向学生传递这些民族文化,身为音乐教师的使命使然。2、我所以的工作室正好是专门研究如何上好音乐课为特色的,需要老师拿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来研究与分享。3、如果我这节课成功了,那么将有机会登上工作室出版的辅助教材上分享给全国的师生参考,这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有了以上这些原因,我空前认真地对待本次备课。因为京剧的专业性和特殊表演性给去带来很大的上课难度,因此,加班加点上网求索,终于找到了对本课有帮助的各种图片和视频,非常感谢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无私地分享他们的教学视频,他们真正做到了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使命!

正式公开课前我自己默默地在不同班级磨了4节课,每次课后都对我的课件做出一定的修改,因为大家都非常忙,我没好意思打扰工作室的同事帮我听课。就这样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正式公开课的课堂。没想到一节课非常轻松自如地水到渠成了,非常顺利,而且时间也把控得刚刚好,心里松了一口气。下来以后,我与吴雨晖老师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评课议课,并对课件再次做出了大尺度的顺序调整,感觉有些环节会比之前更顺一些,期待再次上课对此改动进行验证。下次希望能得到工作室同仁们的指点和斧正。(本次的教学课例已经是改动过的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