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教学案例
——“为古诗编曲”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与运用
福田小学 王敏
案例摘要: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优质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本人有责任有义务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古鉴今、扬弃继承。
在日常音乐常规课堂中我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口琴进课堂;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为古诗编曲。前三者都是为习得而做的努力,是手段也是方法,只有“为古诗编曲”是传承和发扬。
通过以上四种基本措施的实施,我的教学至少在两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口琴吹奏水平的提升;二是为古诗编曲在形式和程度上的变化与提升。
以花城版第10册第8课《哦,十分钟》为例具体说一说。
这节课也不例外地运用了口琴进行辅助教学。事实证明口琴的辅助作用效果很明显,它帮助解决了弱起节奏的吹、唱,十六分音符的时值的准确掌握,以及将些知识很自然地运用于为古诗编节奏上。
一、 背景:
做事高效源自于时刻保持问题意识。缺乏自信的人,往往回避问题、掩盖问题,见着问题绕着走;充满自信的人,才具有坚定的信心,才会去直面并破解各种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有自信、有力量的表现。
我所面临的最显著问题就是,生源比较特殊,大都是华强北电子产品代销商的子女。他们年龄虽小,但由于家庭特殊的工作性质,他们虽小小年纪,实则个个都精通各种电子产品的使用。这就给课堂带来了一个很严酷的现实——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无论男女,基本上都是魂不守舍的。具体表现为:上课时无论老师讲什么内容,他们一概都不知,因为他们完全听不见老师的声音,看似都盯着老师,但是老师跟他们讲话他们却完全听不见!听不见!听不见!更别谈什么听懂听不懂的问题了,根本就没听。
鉴于这种无奈的现状,老师又不能惩罚学生,任何情况下都只能鼓励、奖励、怀柔……怎么办呢?课还得上啊,进度得赶,成绩得好,无论校考、区考、市考、国考都得高分通过啊。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老师只有使出十八般武艺,用尽各种学习的、借鉴的、原创的教学方法来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做法:
我采取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种:
口琴进课堂、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为古诗编曲。前三者都是为习得而做的努力,是手段也是方法,而“为古诗编曲”则是传承和发扬。
以花城版第10册第8课《哦,十分钟》为例具体说一说。
这节课也不例外地运用了口琴进行辅助教学。事实证明口琴的辅助作用效果很明显,它帮助解决了弱起节奏的吹、唱,十六分音符的时值的准确掌握,以及将些知识很自然地运用于为古诗编节奏上。
刚开始选择这节课的时候,我觉得这首歌曲很简单,但三节课磨下来才发现,对学生而言其实挺难的。因为:1、速度很快、音符和歌词都很密集,导致学生很难学会;2、弱起小节而且还是十六分音符的,难度就比弱起八分音符又增大了许多;3、音域很宽,无论是吹口琴还是唱歌都有较高要求。口琴涵盖了中音区和高音区,尤其是高音区平时用得少,学生熟悉度相对低一些。而高音区对于没在声乐基础的小学生而言更是相当难的,没有正确的方法教学和引导,学生根本就无法唱准。此时,我才意识到我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不过,没有挑战就没有收获。三次磨课下来,所幸在专家听课的指导下,给了我很多拔高性的建议,我更有信心能在今后继续磨课中更上层楼。
分别简述如下:
(一)口琴进课堂的常规教学运用
因我校全面实行口琴进课堂音乐教学举措,因此为每一个孩子打下良好的口琴基础则是我们音乐老师责无旁贷的工作重点之一。
(图一)日常口琴教学自主研讨的口琴音阶图记忆规律和吹奏技法规律,以及学生常规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口琴吹奏。 拍摄者:王敏。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常规教学运用
为了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音乐知识,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提高,不断增长自己的教学水平,增加有趣的教学手段,只为能尽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校支持下我们平均每两位音乐老师共享一套奥尔夫小打击乐器。如(图二)所示,这是其中一部分。
(图二)为我校的小型奥尔夫打击乐器和同事上公开课时使用奥尔夫乐器的情景。拍摄者:王敏。
(三)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的常规教学运用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光有口琴和奥尔夫教学法还是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困难,尤其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是没有艺术细胞的,要想让这一部分孩子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本人采用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肢体感受音乐法。我把每一首歌曲或乐曲编成不同的肢体动作,教学孩子们分组完成。待孩子们熟悉这个过程后,就开始启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各种他们心中认为适合这段音乐的动作来开展教学活动。这个方法是很好用的。尤其是在六年级使用了更高端的“肢体空间占用游戏”,效果真是出奇的好,可惜我没有照片,只有一个很长的视频,无法上载到本文中来。
(图三)是本人日常课当中使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情形。左上角那张是本人在参加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培训现场。拍摄者:王敏。
(四)为古诗编曲
有了以上几种实用型教学手段之后,孩子们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了很多。接下来想给学生拔高一下,于是我们科组成立了“为古诗缟曲”的课题。主要研究在编曲过程中运用五声调式、结束音、二声部、卡农、各种常见节奏型等实效性学习。
(图四至图七)为本人在常规教学中“为古诗编曲”环节的一些花絮。
(图四)为初步的为古诗编曲作业;拍摄者:王敏。
(图五)为学生常规课上以小组为单位自主编曲活动;拍摄者:王敏。
(图六)为拔高层次的编曲活动,有二声部、卡农、较难的节奏型等知识点介入;拍摄者:王敏。
(图七)为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创作学习,产生了很多有质量的作业。拍摄者:王敏。
三、成效:
通过以上四种基本措施的实施,我的教学至少在两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口琴吹奏水平的提升;二是为古诗编曲在形式和程度上的变化与提升。
(一)口琴成效:
1.现在五年级的学生口琴水平已经熟练掌握24孔音阶上下行吹奏;
2.已经会吹教材上的所有歌曲了(因有24孔口琴无法吹奏变化音,所以,学生会吹奏的歌曲中不包含有变化音的歌曲),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全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必会吹奏曲目。
3.有少数有天份的学生可以用半音口琴跟伴奏演奏《宫崎峻组曲》、《贝加尔湖》等高难度的口琴协奏组曲。
(二)“为古诗编曲”成效:
1. 五声调式:限定只能用do,re,mi,sol,la五个音为指定的古诗编曲。这样,在实践操作当中,孩子们切身感受到什么是“五声调式”?什么是“五声音阶”?以及“五声调式”的具体音响感觉是怎么样的?这比老师枯燥乏味地讲解要深刻得多。
2.结束音:规定只能以do或la音结尾,并告之以do结尾的,旋律中可多用do.mi.sol.三个音;而以la结束的,旋律中可多用la.do.mi三个音。这样孩子们可以更明确地感受到大调和小调的不同色彩,以明确大小调之区别的标准。
3.卡农:无论是卡农还是轮唱,对小学生来说都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但是,用他们自己不同组的作品来进行卡农试唱,他们瞬间就能理解并且做到,效果很明显。
4.多声部:从合唱的角度来讲解声部问题本身就是很枯燥乏味的,与卡农一样难于弄懂。但是,让他们同时将自己小组的作品唱出来或者用口琴吹奏出来,他们立刻就明白无误了!成就感溢出来。
四、探讨:
本课为集节奏训练、口琴吹奏、唱谱、唱歌词等内容于一体的唱歌综合课。重点:运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让身体充感受和表现出音乐的内涵。难点:唱准弱起节奏和十六分音符。
教学流程:
1. 节拍游戏:
看ppt游戏图,听伴奏,玩游戏(运用4/4拍的规律传递口琴)【意图:即时纠正并帮助学生达到高质量地完成节奏游戏,真实感受节奏的律动规律。】
听第1遍,找规律?老师拍出休止符【意图:感受乐句的美感、弱起小节】;
听第2遍:师拍、生拍半掌【意图:熟悉音乐】。
2. 口琴吹奏【意图:因学生吹易唱难,所以用口琴帮助熟谱】
展示课题、介绍校园歌曲。
听伴奏第1遍:师拍休止符,生极慢速视奏,即时解决吹奏难点;(如:第二乐句全部都是吸气吹奏,难度很大,引导学生找准换气的地方,即可解决。)
第2遍:完整吹奏一遍(师拍休止符)。【意图:为了熟悉歌谱。】
3. 唱谱:
第1遍:师拍休止符,师生一起唱谱子,即时解决难点(如:倒数两个乐句都是高音区,学生唱不上去,怎么办?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气息往下走并保持住,用弱的力度唱准每一个音符的音高。);
第2遍:完整唱一遍,加拍半掌,即时提醒正确运用气息、兼听音准;
第3遍:合伴奏唱谱。
4. 唱词:
第1遍:师拍休止符,生听伴奏默唱,注意听歌词;
第2遍:师拍休止符,师生一起唱歌词,强调正确的歌唱状态(在鼻子以上……不要“跳楼”);
第3遍:完整唱一遍,即时解决难点。
5. 加鼓唱词:【意图:感受节奏强拍、律动感、唱美】
第1遍:听,老师在什么地方拍鼓?(在每小节的第一拍),在第一段B部分或第二段开头视学情邀请孩子拍自己的膝盖加入进来 。
第2遍:合伴奏,边拍边唱。
6. 律动:【意图:通过不同的律动感受ABB曲式结构】
(步骤:1. 师教全班律动;2.讲解“八卦图”的站位及规则。)
第1遍:唱、拍第一段,1生拍鼓,师做AB乐段律动,生观察。
第2遍: 全体学生跟老师做一遍,(原地)。
寻找新伙伴游戏:
规则1:A乐段时,A同学随着节奏绕圈走,B同学原地踏步,加上动作。
规则2:B乐段时,AB二位同学互拍。
以下动作不放入ppt内展示,显由教师示范学生跟做一遍,之后全班分组合音乐完成。
A乐段:4个乐句动作相同。
走 走 走 走(停) 左 右 左(在胸前摆双手)
B 乐段:第1.2.3乐句动作相同。
(高举手) 左手 右手 举高双手AB镜面对拍
(二人对拍)自拍 互拍 自 互 自 互 自
7. 拓展:
用弱起小节为古诗《春晓》、《锄禾》、《望庐山瀑布》编节奏,并划拍子准确念读。
例如:
我已经在三个班试过以上教法,并根据每个班的实际情况即时调整,不断完善,并且还将在更多班去试讲,以提高。希望能得到更多同行和专家们的高效指正。
参考文献:
《习近平变治国理政 第二卷》P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