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目的
1、《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与福田区推荐书目相结合,也与学生考试相衔接
三、阅读书目
必读:1、《青铜葵花》
2、《哈利波特》第一本
3、《呼兰河传》
4、《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
有余力的孩子选读:5、《水浒传》
6、《童年》
7、《我的大学》
8、《在人间》
四、阅读策略:
教师角度:
1、保证专时专用,两周一次的整本书阅读课,每天的午读时间是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必读时间;
2、开读书交流会。两周一次举办“故事会”、“评人物”、“说心得”、“辩论会”、“读书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班级读书会,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建立好书交换站: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可建立“好书交换站”,一月一次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
4、专设“精品屋”。展出学生的优秀摘录本及学生的佳作。
5、制定评价方式。建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整本书阅读星级”机制。(1)充分利用各班教室后墙板报,及时将学生的读书笔记展示出来(2)每两个月班内组织一次评比活动。评出班级读书小博士、“故事大王”、“古诗大王”、“读书明星”。
学生角度:
1、写读后感。光阅读对学生来说印象不够深,而写读后感能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能够让学生将读书时的想法写下来,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同时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2、制作读书小报,将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摘抄下来,并写上读书的心得体会等, 每个月出版一期读书小小报。
3、以“我喜欢的一个书中人物”为题的演讲比赛
4、每本书的读后测,检测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5、制作思维导图、“我为喜欢的书配上插图”、自编课本剧等
五、具体安排:
3月份:1.阅读《青铜葵花》,在书中做好批注。 2.教师进行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3.师生共写读书日记。
4月份: 1.完成《哈利波特》第一本的整本书阅读。 2. 举行第一次读书交流会,师生共同探讨本书主旨。 3. 学生写读后感
5月份: 1.进行《呼兰河传》阅读,在书中做好批注。举行第二次读书会,围绕阅读主题进行。 2.师生共写读书日记。
6月份: 1.阅读《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举行第三次读书会,制作思维导图 2、办手抄报,制作书签。
7月份: 1.评比、表彰“学期阅读之星”。 2.进行班级读书活动小结。
附: 整本书阅读记录卡
姓名 |
|
班级 |
|
|
书名 |
|
作者 |
|
|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
|
||||
本书哪些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理由要充分 |
||||
人物: 评价: 我的理由: |
人物: 评价: 我的理由: |
|||
我最喜欢的语句 |
||||
|
||||
阅读本书的感受 |
||||
|
||||
我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