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小学 王敏
2012年6月我和陈菲菲老师很荣幸地代表“张定远音乐教学工作室”赴香港参加了“第二届粤港澳中小学音乐教育三地论坛”活动。为期4天,活动日程安排得很紧凑。因为机会难得,所以,我们每参加一处活动都非常珍惜,当然就非常认真、努力地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来滋润和充实自身的教育心田。
很遗憾的是:因我们所在的学校工作与本活动在时间上冲突,导致我们俩都没能参加第一天的活动。错过了精彩的关于香港教育现状的几场报告,和全体大合影的机会。因此,拿回来的这张照片中没有我们工作室的身影。
取经:我们只听了两节课,一节教会中学的节奏课、一节以戏曲教学为特色的小学音乐课。下面分别说说对这两节的感想和收获。
中学的课:
学 校:香港XX教会中学
执 教:音乐科主任XXX老师
年 级:初中三年级
人 数:全班共31人。
重 点:节奏学习与编创
㈠在这节课中,整个过程轻松、愉悦,师生之间既有相互尊重,又不让人感觉到任何压力。老师的仪态非常亲切,学生很放松、很自觉、很可爱。整节课的重点就是认识 X X XX X 节奏型中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感知音符时值的长短,但,从头到尾并不告诉学生“四分音符”或“八分音符”这些专业的名称。老师先示范自己创作的一个小节节奏型抛砖引玉,然后学生再分组进行创作,并把各小组创作的成果写在一张大纸上,向全班展示。我仔细观察了整个过程中的每位学生,他们都能全情投入,没有人走神,很象谢家碧老师的课堂实效。
㈡有一点令我觉得很新颖,也很想借鉴的教学方式就是“方言教学法”。他们学校没有全面推行普通话,所以,有很多学生都不太听得懂普通话,老师也不完全会讲普通话,因此,为了教学效果,这节课老师还是用粤语进行教学的。节奏当然也不例外,比如:
X X X X X
踏 脾 拍 拍 拍
粤语发音:dǎng béi pa pa pa
X X X X
踏 脾 踏 拍
dǎng béi dǎng pa
X X X X X
踏 拍 拍 踏 拍
dǎng pa pa dǎng pa
X X X X X X X
踏 拍 拍 踏 拍 踏 拍
dǎng pa pa dǎng pa dǎng pa
……
在用粤语发言按节奏读这些节奏型的时候,同时也就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具体运用。这样既有特殊的语言辅助,又有科学的律动运用,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并牢牢地掌握了这一节奏型。比如我自己吧,听了这节课几个月了,至少仍然是记忆犹新。比起我们传统的ta ta titi ta 来要简单、生动、有趣、形象得多了,所以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因此,达成率也就相当高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㈢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生动形象地引入数学元素(乘号的运用)进行板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歌曲的结构一目了然。
比如:以下是为李克勤歌曲《红日》伴奏
A
X X X X X
踏 脾 拍 拍 拍 × 8
dǎng béi pa pa pa
B
X X X X X X X
踏 拍 拍 踏 拍 踏 拍 × 4
dǎng pa pa dǎng pa dǎng pa
C
X X X X
踏 脾 踏 拍 × 2
dǎng béi dǎng pa
这样的板书,让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整首歌曲的结构是这样的:
歌曲结构:A B C
分析:A部分有8个小节,B 部分有4个小节,C部分有2个小节。
㈣ 将流行歌曲引入真实的课堂,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音乐知识并在实际生活当中的音乐中加以自然地运用。
整个节奏教学任务达成之后,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播放歌曲《红日》,先听范唱并默唱一遍,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按顺序运用以上ABC三部分的节奏型为整首歌曲伴奏,效果达到了整堂课的高潮。非常好!
虽然评课时郭博士等几位专家提出对于初三学生而言教学内容太过简单了些。但本人还是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一节课当中参与率和达成率达到90%以上是相当了不起的成绩!这个是真实地将学生“掌握知识”落到了实处。所谓“以学生为本”当如是。
小学的课:
学 校:香港XX小学(戏剧教学特色学校)
执 教:音乐科范伊雯老师
年 级:二年级
人 数:21人(还有6人外出比赛了)。
这节课的动作成本就比较高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很难具备这样的条件。这是香港教育局指定了几所学校共同承担并与当地粤剧团联合开展的一个关于“戏剧教学进课堂”的大型教育研究课题。操作程序大致是这样的:
㈠在规定的几年时间期限内,每逢节假日都会派各个学校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老师到剧团去参加培训学习。
㈡在此期间,剧团每周都会派专业的演员到各个学校去与负责老师共同给学生上两节专业课。
㈢有必要的时候所需要的专业道具都会运到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认识、并实际使用之。
综上所述,香港的老师们敬业精神真是令人称赞的!他们会利用所有的时间全情投入到自己的教育事业当中,从不叫苦叫累,这就是道与德,是值得我们深省的地方,更是我们学习的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