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由于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技术中基本动作之一,也是初学者较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传接技术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表现欲和上进心比较强,有很好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对一些“篮球游戏”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接触,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从不太会小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到逐渐掌技术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对小篮球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小篮球活动中去,为今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9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灵活、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传球基本手型及传球的翻腕、拨指动作。
2.教学难点:传球动作的协调连贯。
六、教学流程
熟悉球性练习→原地徒手传球练习→两人传球练习→四人传球跑练习→传球过呼啦圈练习→课课练
七、安全提示
1.衣裤口袋中不要放硬物,如眼镜,发夹等(课前提示)。
2.场地平整,没有尖锐的物体,如小石头,钉子等(课前检查)。
3.每个环节提出不同要求。
篮球双手胸前传球
四年级 水平二 体验篮球单元第2次课 学生人数 女生 男生 教师黄红春 时间:2014.04.30
学习目标 |
1.认知目标:知道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的动作要领。 2.技能目标:使90%以上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双手胸前传球技术,发展学生上下肢协调配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灵活、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和团结协作意识。 |
场地器材 |
篮球场,篮球x个,跳绳x条 |
|||||||||
重点 难点 |
重点:传球基本手型及传球的翻腕、拨指动作。 难点:传球动作的协调连贯。 |
|||||||||||
教学 流程 |
熟悉球性练习→原地徒手传球练习→两人传球练习→四人传球跑练习→传球过呼啦圈练习→课课练 |
|||||||||||
课的 结构 |
时间 |
次数 |
学习内容 |
教法 |
学法 |
组织与队形 |
||||||
开 始 部 分 8 分 钟 |
2′
6′
|
|
1.课堂常规: ①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②安排见习生,宣布目标、内容。 2.热身活动: ①开火车 ②徒手操 |
1.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上课。 安排见习生 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 2.分成四列小火车,在小组长带领下,由自由慢跑过度到各种不同动作的热身。 |
1.体育委员整队。 报告人数。 学生听教师讲解。
2.组长带领组员一起完成。
|
1.组织:成四列横队 ★★★★★★★★★★ ★★★★★★★★★★ ★★★★★★★★★★ ★★★★★★★★★★ ☆ 2.组织:在篮球场地进行分组自由跑。自由慢跑完成之后过度到徒手操的拉伸练习。 |
||||||
基 本 部 分
28 分 钟 |
5′
4′
5′
4′
4′
6′ |
|
1. 熟悉球性练习: ①原地抛接球练习。 ②原地两手手指拨球。 ③腰、膝部绕球练习。 ④胯下“8”字绕球。
2.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①原地徒手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重点:传球基本手型及传球的翻腕、拨指动作。 难点:传球动作的协调连贯。
②两人传球练习
③四人迎面传球跑
⑤传球过呼啦圈练习
3.课课练: 跳绳 仰卧抛球起 |
教师通过示范带领学生进行各种球性的练习。
教师讲解示范双手胸前传球技术。 教师巡回指导纠错。
两人一球,从近距离传球开始,逐渐加大距离并提高难度。
四人一组,两人一边面对面站立,传球后快速跑到对面队伍后面。 分成八个小组,一人拿呼啦圈,其他人传球过呼啦圈。
男女生各选择一项练习,之后男女生交换练习。 |
两人一球,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学生认真听讲、观察教师示范,并根据动作要领进行徒手双手胸前传球练习。
认真练习,积极思考,互相纠错。
传球后快速启动跑到对面队伍后面。
学生按要求传球过呼啦圈,比比哪队球传过圈多。
在规定的时间内尽看谁做得次数最多。 |
组织:学生2人一组,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球性的练习。
组织:原地模仿练习。 ★★★★★★ ★★★★★★ ☆ ★★★★★★ ★★★★★★
队形:×× ×
组织:分成两组进行练习,教师鸣哨后小组进行交换练习。 |
||||||
结束 部分 4分 钟 |
4′ |
|
1.放松总结: ①放松操 ②堂课小结 ③师生道别 |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放松练习。选择舒缓的音乐。 |
要求动作柔和、舒展。身心得到充分放松。 |
组织:在一个篮球场地自由落位做拉伸放松动作
|
||||||
易犯错误预防纠正: 双手十指不能自然张开,持球时两肘外展。强调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掌心空出,两臂屈肘,肘关节自然下垂。 |
||||||||||||
预计心率曲线 |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
预计练习密度 |
50﹪~55﹪ |
安全隐患 |
1.衣裤口袋中不要放硬物,如眼镜,发夹等(课前提示)。 2.场地平整,没有尖锐的物体,如小石头,钉子等(课前检查)。 3.每个环节提出不同要求。 |
|||||||
学与教的课后反思 |
在这堂课的整体设计中,我认为始终围绕主题,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原则。在教学结构上,设计了以双手胸前传接球为主线,以传球游戏为副线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练情趣。 在这堂课的上课过程中我发现我的亮点之一在于一开始安排了常识性练习游戏,让学生在尝试性的练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安排这个游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因为整堂课的教学展开方式都是分组练习组成,安排这个游戏对于下面教学的开展相当有帮助。之后是上课的基本部分: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先安排学生以各排为单位小组间的练习来完成。这也是由于资源不足所影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
|||||||||||